[ 信息發布:本站 | 發布時間:2018-06-21 | 瀏覽:2195 ] |
海綿鈦市場需求不用“悲觀”,海綿鈦價格起伏略顯悲觀。海綿鈦價格不會讓人太如意,海綿鈦應用領域拓寬依然樂觀。 今天提出關于《海綿鈦周期性市場格局漸行漸遠》的論題,可能挑戰了前輩鈦人認為的海綿鈦市場呈現大周期性變化,或許這個觀點會顯得不太適應。通過長時間追蹤海綿鈦工業的發展,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海綿鈦未來的市場已經不會被所謂的周期性變化、"萬二論”所左右,已經跳出了周期性市場格局,脫離了"萬二論 "依據。至少周期性已經越來越弱化。
一、海綿鈦市場不要迷戀"萬二論"。 什么是"萬二論"?也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一個不知以什么為理論依據的鈦鋼產量對比,意思就是說一萬噸鋼匹配兩噸鈦的理論。這個"萬二論"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值得商榷。如果"萬二論"成立,那中國海綿鈦產量與鋼的匹配量應該在200萬噸以上。我們收集了一組從1958年以來的鋼鈦產量對比,每10年看一組數據------ 1958年粗鋼產量800萬噸,海綿鈦實際產能60噸,當年只生產了8噸; 1968年粗鋼產量904萬噸,海綿鈦600噸(1960年粗鋼產量曾經達到1866萬噸); 1978年粗鋼產量3178萬噸,海綿鈦600噸; 1988年粗鋼產量5943萬噸,海綿鈦824噸; 1998年粗鋼產量11559萬噸,海綿鈦1900噸; 2008年粗鋼產量50049萬噸,海綿鈦49600噸; 從對比數據可以看出"萬二論"的理論依據仿佛有些失調,海綿鈦實際產量達不到200萬噸,連10萬噸也沒有達到過,全球也沒達到20萬噸。由此可見,經過六十年的發展,"萬二論"雖然未必成立,但海綿鈦市場需求一直呈緩步上升走勢。 二、海綿鈦市場不要誤解"材料論"。 鈦的確擁有很多優異性能,比如"親生物特性"呈現獨有性,但不能因為鈦材料好就有可以取代很多材料的論調。一代材料,一代飛機。一代材料同樣是一次革命。材料發展是相融的,鈦材料優勢明顯,與新材料是共生共贏共進而相互發展,因此,對提及的"萬二論”理論數據來說也是不支持的。記得采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時,他說,鈦材料不錯,C919大飛機用鈦占10%。同時,曹院士說現在不少新材料發展很快,比如鋁鋰合金、復合材料等,有的合金新材料性能不輸鈦及鈦合金。所以,鈦材料好,它有它自己的奶酪,他是新材料里的一分子。從新材料的角度看,鈦的市場依然前景廣闊,但不要誤解鈦材料會掀起什么新材料的劃時代意義。 中美貿易戰對于鈦來說,影響甚微,所以不要去夸大風險,鈦就那一點小體量,小體量卻有大市場。 最近有傳言,中國要取消波音大額訂單,意思是減少幾百架飛機對鈦的負面影響較大。其實,對鈦的市場影響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不在波音訂可以在空客訂,慢慢的中國商飛C919大飛機已經有了幾百架訂單意向。該用鈦還得用鈦,不會因為什么貿易戰而改變。 去年初,美國曾有停購俄羅斯鈦材的想法,如今兩國居然成立了關于鈦產業合作的新公司。同樣,中國與俄羅斯也有類似的合作。市場就是彼此共贏,中美貿易戰貿易的是"國際政治",而非市場,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鈦的市場依然擺在那里,不要因為貿易戰而誤判了鈦的市場。貿易戰來也好去也好,鈦的市場不會因為貿易戰而減少。 當今市場不分國內國外,都可以迂回采購和銷售。中美貿易戰下,美國有公司到中國建廠,中國也有公司到美國建企。對于鈦小眾來說,貿易戰對鈦市場沒有什么影響。今年,我采訪的國企寶鈦集團、民企錦喜鈦業等,鈦市場沒有萎縮而是在擴張。所以不要誤讀"貿易論",而錯判了穩步遞升的海綿鈦市場。 四、海綿鈦市場不要誤判"環保論"。 有人說,環保風暴會影響鈦的市場,尤其是寶雞環保風暴有癱瘓一說。事實并非這樣,我們不贊成環保"一刀切",但環保對一些鈦企業不注重引發低價無序的競爭"切一刀"也是可行的。這次環保風暴寶雞優秀企業脫穎而出,市場并沒有受到影響。今年海綿鈦市場價格沒有很快衰落,不只是原材料推動,而是下游需求增長。 環保說事,環保也有事。本人10月初去了一趟寶雞,的確關閉的企業很多,但是也有某些具備一定規模又在細分領域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不但沒有受環保影響,反而訂單猛增。環保是一次梳理,更是一一次對技術的尊重,對環境的尊重。現在寶雞大大小小四、五百家企業,只有60家規上企業在生產(以2000萬元劃界)。 其實,只要市場需求在,環保只要以科學的態度不搞不"一刀切“而是實事求是“切一刀",產業不會受到損失,只會推動產業提升轉型發展的實力,這也是一種優勝劣汰。這次我到寶雞獲悉,個別環保完全不合規的企業中有的銷售員已經改行賣房去了。 在這里我需要闡明堅持自己的觀點,環保不要搞"一刀切",但可以"切一刀",讓那些不重視環保的企業淘汰出去,讓重視環保的企業活得更好、走得更遠,還產品一個真正的市場價格空間。環保沒有影響海綿鈦需求,只左右了海綿鈦價格,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資源的尊重。 五、海綿鈦市場需要淡化"周期論"。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說過一句話,鈦的優點就是鈦的缺點。意思是,鈦具有耐腐等多種優異性能,經久耐用,對消費市場有潛在的影響。過去人們似乎誤讀、誤解了這句話。以為鈦耐腐蝕化工企業用了不易換,鈦市場受化工板塊影響比較大。的確,鈦在化工板塊占比較大,從這個角度上講,鈦的周期與自身無關,與化工有關。然而,從進入本世紀以來可以發現,不管化工行業景氣與否,海綿鈦需求量都很平穩。尤其是"十一五"末以來至今,海綿鈦市場需求量都在6萬噸上下(2015年底我還寫過《6萬噸海綿鈦的市場辯證法》……會上臨時講當時分析的情況)以下簡單看一組數據: 1970-2000年海綿鈦產量不足3萬噸; 2001-2005年海綿鈦產量實現了跨越,產量超過2萬噸; 2006-2010年海綿鈦產量211392噸; 2011-2015年海綿鈦產量355599噸; 2016年至今年產都在65000噸左右。 列出這組看似枯燥的數據,它告訴一個事實,近十年來,海綿鈦市場需求都穩定在65000噸上下波動,沒有大的起伏,已經遠離周期性市場格局的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結論?讓我們分析一下"十二五"的產量,這期間雖然累計生產了355599噸,年均71120噸,但扣除國家收儲的海綿鈦、鈦錠,"十二五"期間海綿鈦年市場需求量也是65000噸上下波動。我國海綿鈦最高年產也發生在"十二五"期間,2012、2013連續兩年產量超過81000噸。 綜上幾點,海綿鈦市場的周期性格局已經漸行漸遠,未來市場需求只會是穩中有升、緩步上升,不會再向上世紀那樣出現需求量大起大落,因為這是鈦應用領域拓寬的必然。但價格卻會受復產、擴產、新建廠產量釋放的影響,釋放過快價格回落,這是產能過剩決定的,與周期性沒有關系,與人為因素所致有關系。 不管怎么說,海綿鈦市場用量需求繼續看好,既不受"萬二論"理論數據的影響,也不受歷史周期論的制約......海綿鈦周期性市場格局已經漸行漸遠。有理由相信,海綿鈦市場需求不會悲觀,悲觀的不是過往說的周期論,而是產能釋放左右的價格戰。周期是歷史因素決定的,現狀是應用領域決定的,看好前景是鈦的性能決定的。 在周期論漸行漸遠中,必將迎來中國海綿鈦需求穩緩、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 |
0917-3155577
13909175838
18109175838